大暑是什么意思,大暑的由来和风俗 In 世界杯澳大利亚 @2025-10-04 21:19:26
大暑节气在每年的7月22日左右,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就在大暑这段时间了,以前的人们没有风扇没有空调,为了解暑只能在饮食上多下些功夫,所以我们民间有很多大暑的传统食物。那么大暑是什么意思,大暑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代表很、非常的意思,暑就是炎热的意思,所以大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大暑相对于小暑,更加的炎热,但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大暑的气候特点是高温炎热、雷雨频繁。虽然大暑节气高温又多雨,让人闷热难熬,但此时雨水充沛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过渡。
展开全文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的由来与气候特征、传统习俗和养生保健等方面密切相关。以下是大暑的由来和风俗的介绍:
大暑的由来
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大暑的“暑”字代表炎热,意味着此时天气炎热至极。大暑期间,高温酷热、雷暴和台风频繁,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时段。
大暑的气候特征。大暑时节,高温潮湿多雨,虽然人们会感到湿热难熬,但这种气候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使得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的传统风俗
大暑期间,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送“大暑船”。在浙江台州沿海地区,送“大暑船”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活动,旨在保佑一方平安。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比例缩小后建造,船内载有各种祭品,最终被运送到海上点燃,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平安健康。
斗蟋蟀。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荔枝开园。福州人有大暑节气吃荔枝的习俗,福州西禅寺因遍植荔枝而闻名,每当荔枝成熟时,寺僧会邀请宾客参加“荔枝会”,品尝荔枝。
晒伏姜和喝伏茶。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由中草药煮成,具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晒伏姜的习俗,即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晒干后食用,有助于治疗老寒胃和其他疾病。
大暑的养生保健。在大暑这个阳气最旺的时节,人体阳气也最为旺盛,是进行“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此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进补,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综上所述,大暑不仅是一个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时期的节气,还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养生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