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淑子 世纪行过: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逝世 In 世界杯澳大利亚 @2025-07-08 11:12:30
凤凰网首页|文化首页
[文学]
[艺术]
[思想]
[艺文]
[眼界]
[年代访]
站内
站内
站外
证券
汽车
视频
导读: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时十分去世,终年105岁。与辛亥革命同龄的杨绛先生出身名门,天赋文才,不仅在文学上开辟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还与因与文史大家钱钟书的美好婚姻而备受艳羡。钱钟书生前曾称其“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杨绛先生遗体今在京火化不留骨灰,书籍手稿捐赠国家
杨绛先生遗体27日在京火化。上午9时许,从北京协和医院起灵,前往八宝山。遵照杨绛先生遗嘱,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独家高清]清华学子悼念杨绛 自发举行追思活动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时十分,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因病去世,终年105岁。在得知杨绛先生去世消息后,清华大学的学生们自发组织在清华大学里举办了一场简单但肃穆的追思活动。凤凰文化记者到场记录。
105岁杨绛逝世 “我们仨”终成绝响
据人民日报李舫、发改委周南等多方消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终年105岁。
杨绛住所外读者哀悼献花 失声痛哭(组图)
在惊闻杨绛先生死讯后,凤凰文化第一时间前往杨绛先生位于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小区的寓所。现场有一对男女青年和一名手捧鲜花的男青年,欲拜访杨绛住所,均遭到保安拒绝。据凤凰文化了解,今天该小区安保特别严,外人基本无法进入。
披着“隐身衣”的杨绛,游离于文学史主脉
面对这样一位存在“文学史安顿尴尬”(游离于文学史主脉)的作家,将其创作特质与文学史主流话语逻辑进行对照,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并因此引出对现代汉语文学史主流话语传统的反思。
百年来的大时代,配不上杨绛这代知识分子
这百年来的大时代,实在配不上杨绛以及其他早已逝去的这代知识分子。在历经磨难后,杨绛以一个大团圆结局作为文字生涯的句号,当然有睿智豁达的一面,可它并不真实。或者说,一个无法让人(不仅仅限于杨绛)直抒胸臆的时代,辜负了文字与美。
[独家]杨绛生前镜头:鼓励清华学生读好书
我跟钱瑗在钱钟书的病床前边我们一起就商量好了一件事,就是说将来我们要是有钱,我们要捐助一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呢,就叫“好读书”奖学金。
小事记:作为毒舌、宅女和逗比的杨绛先生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杨绛?她几乎是最长寿的文化老人,其文章却是最没有年龄感的,灵动如少女,清澈如婴儿。这种幽默今儿大概是与生俱来,“我不是故意逗乐的”。凤凰文化整理了以下几件小事,与大家一起缅怀作为毒舌、宅女和逗比的杨绛先生。
[独家]杨绛生前纪录:《坐在人生的边上》
一位是书香门第的大才子,一位是出身名门的才女,一位是在世界文化版图上为国家增光添彩的文史大家,一位是记录了划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著名文学家。佳偶天成,学者伉俪,民国以来,钱钟书和杨绛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一对。
独家连线
高莽忆杨绛:她遇到钱锺书 是幸运也是不幸
陆建德忆杨绛:她完成自己最看重的工作就走了
相关资讯
17:28
[独家]杨绛生前纪录片:《坐在人生的边上》
15:50
图集:杨绛整理钱钟书遗稿封面欣赏
15:46
图集:杨绛翻译作品封面欣赏
15:45
图集:杨绛文学作品封面欣赏
14:22
小事记:作为毒舌和宅女的杨绛先生
杨绛生平简介
“最才的女 最贤的妻”杨绛
杨绛,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详细]
1911年7月17日,诞生
杨绛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后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学系研究生,此间认识钱钟书,二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结成夫妇。
1935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
与丈夫钱钟书一同前往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期间生下女儿钱瑗。
1938年,回国
先后任教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国
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来访的西班牙国王。
2010年7月17日,百岁寿辰
悄然度过,没有任何隆重的仪式。
2014年,《洗澡之后》出版
杨绛98岁时开始为《洗澡》创作续集。
悼念杨绛先生
已有
人献花
杨绛高清图集:写在人生边上的怀念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著名文学翻译家杨绛病逝 享年105岁
杨绛今晨辞世 享年105岁
杨绛因轻度肺炎入院 网传病危为谣言
杨绛103岁生日 住进医院躲清静 钱钟书书信手稿拍卖案一审判杨绛获赔20万
103岁杨绛首度发表《洗澡之后》
杨绛迎百岁生日 回忆与钱钟书甜蜜生活
杨绛:读书与工作是我们的乐趣 杨绛:“向上之气”来自信仰
《听杨绛谈往事》讲述钱钟书的爱情
杨绛出版《我们仨》 女儿饱览外文书籍
钱钟书偷偷在女儿桌上写打油诗并署名杨绛
钱钟书杨绛集体封笔 文革小将揪杨绛批斗
钱钟书被清华破格录取 面对杨绛敞开心扉
钱钟书下放干校 每日仍与杨绛鸿雁传书
生平记往
氏族记源
光影记貌
百岁杨绛的文学人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2016-05-20 13:50 0人参与 0条评论
2016年5月20日,一代文学大师杨绛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多年前,钱锺书给了杨绛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共28张
第01张
PLAY
杨绛103岁生日 住进医院躲清静
PLAY
103岁杨绛首度发表《洗澡之后》
PLAY
杨绛出版《我们仨》 女儿钱瑗饱览外文书籍
PLAY
钱钟书偷偷在女儿桌上写打油诗并署名杨绛
PLAY
钱钟书病危 杨绛忍痛隐瞒女儿绝症病情
PLAY
钱钟书留下大量遗稿 杨绛心怀悲痛精心排编
PLAY
钱钟书夫妇心系祖国 杨绛遭“拔白旗”迫害
PLAY
杨绛千人大会遭批斗 钱钟书夫妇被下放干校
伉俪记情
钱钟书评价杨绛:妻子 情人 朋友
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 兽 鬼》,是钱钟书抗战胜利后出版的第一个集子,在两人同存的样书上,钱钟书写道:“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详细]
钱钟书与杨绛:这世上果然有势均力敌的爱情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爱人。”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详细]
追求杨绛者70余人 却选中钱钟书
她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自然深受男生的爱慕。据称:“杨绛肄业清华大学时,才貌冠群芳,男生求为偶者70余人,谑者戏称杨为七十二煞。”[详细]
费孝通曾“单恋”杨绛:她是我的初恋女友
钱钟书过世后,费老曾上门看望杨绛。杨绛送他下楼,语带双关地说,楼这么高,今后你就“知难而退”吧。[详细]
杨绛:钱钟书心目中“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许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详细]
杨绛与钱锺书“天作之合”
中国那些有名的文人伴侣分为三类。她们或者终生生活在自己亲人的身影中,诸如许广平和张兆和;或者自强自立,才华出众,甚至让对方感到暗淡,典型的如萧红和丁玲;还有一种就是齐头并进,互为知音,杨绛就是。[详细]
家庭记爱
那段时候我们很快活
一九三五年七月,钟书不足二十五岁,我二十四岁略欠几天,我们结了婚同到英国牛津求学。我们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详细]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
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详细]
“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钟书悄悄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圆圆立即感化了似的和爸爸非常友好,妈妈都退居第二了。圆圆始终和爸爸最“哥们”。[详细]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详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术业记才
文学创作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价杨绛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详细]
翻译杰作
如果说钱锺书的“化境”论是从理论上为翻译开创了一种理想境界的话,那么杨绛的“点烦”论则是从实践上为翻译开辟了一条可行之道。她的翻译惜字如金,恰到好处,极为追求对照原文。[详细]
亲人遗稿
一代鸿儒钱钟书留下了大量遗稿和笔记,他辞世前曾说,这些笔记都没用了,但杨绛不同意,“他(钱)一生孜孜矻矻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于是杨绛以高龄之躯、不畏艰难地将其一点点整理出来,公之于众。对于女儿钱瑗,杨绛也用自己的笔完成了其遗愿。[详细]
百岁记事
杨绛先生迎百岁生日:这一天,一如往常的每一天
百岁生日对人生来说实在难得,但杨绛先生的亲友告诉我们,遵从老人的意愿,不搞仪式和特殊化,这一天,一如往常的每一天。[详细]
101岁杨绛生活像得道高人:“我就是宅女”
说到宅男宅女时,先生幽默地说:‘我就是宅女’。”该条微博迅速被网友广为转发,并纷纷向这位世纪老人表达祝福之情,还有网友表示,“哈哈,最长寿的宅女,祝杨绛先生生日快乐!”,“杨先生真潮!”[详细]
杨绛先生102岁寿辰:千万版税赠清华 数百学生受资助
2001年,钱钟书、杨绛把一生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截至2012年底,奖学金捐赠累计逾千万,受到资助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已达数百位。[详细]
杨绛低调度过103岁生日 谢绝外界探望祝寿
杨绛的103岁生日也过得波澜不惊,早在一周前就住进了医院——并非身体染恙,只是为了过生日不受人打扰。她曾一再表示:“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详细]
103岁杨绛推出经典续作《洗澡之后》
今年夏天杨绛先生103岁生日,生日当天她对各类拜会一概谢绝。据出版方透露,近几年她依然笔耕不辍,《洗澡之后》就是她98岁后为其代表作《洗澡》所写的续作。[详细]
杨绛将迎104岁生日:身体很好 仍坚持练字写作
杨绛先生迎来104岁生日(如按照杨绛先生自己的虚岁算法,是105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对记者表示,近日,他曾前去探望杨绛先生,“先生现在身体很好,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详细]
沧桑记言
众忆记德
高莽忆杨绛:她一生幸也不幸
“能遇到钱钟书,生了一个女儿,能有这样一个家庭,她是幸运的,但又是不幸的,因为女儿早逝,钱钟书先生后来也去世了,她能坚持活下来很不容易。”[详细]
陆建德:她完成最看重的工作就走
“她最后的十几年时间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保存好钱钟书先生的精神遗产上面,杨绛先生真的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她完成了自己心里最看重的工作。”[详细]
百年大时代,配不上杨绛这代人
在历经磨难后,杨绛以一个大团圆结局作为文字生涯的句号,当然有睿智豁达的一面,可它并不真实。或者说,一个无法让人(不仅仅限于杨绛)直抒胸臆的时代,辜负了文字与美。[详细]
莫昭平:九十九岁时热情如昔
这位与民国同岁的世纪老人,历经这么多的磨难沧桑和生离死别,还活得如此泰然平静,而且一直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详细]
杨绛的阳台:生命与天融为一体
我们很为杨先生拳拳爱花之心所感动,有一次问杨先生:“为什么不把阳台封起来呢?”杨先生回答得很干脆:“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详细]
柳鸣九:君子之泽 润物无声
数十年来,我们的尊敬恒久不变,愈久弥坚,面对他们不同时期的文化学术景观、精神境界,人们不能不叹服,不能不尊崇,不能不赞颂,虽然他们也都是人,而不是神。[详细]
与寅恪先生往事中的钱杨夫妇
“锺书以前没怎么读过陈先生的诗,展读之下,惊叹陈诗精美,佩服得不得了。缺漏的字不多,但每补一字,锺书都费尽心思,反复斟酌,既考究辞句,又琢磨韵律格调。”[详细]
李黎:三里河的家只是她的客栈
无论是中年的忧患坎坷,甚至晚年的丧女丧偶,她始终优雅而尊严地活著,在生命最后一程坦然思考死生大问,为“我们仨”早走的两位至爱保存记忆﹑“打扫现场”。[详细]
群言记哀
董桥(香港作家)
我尊敬杨先生是一位择善固执的知识分子。中国当代的风雷变换没有削弱她的良知,个人命运的阴晴圆缺没有动摇她的平和。她传统的教养和留洋的经历,造就了杨先生优雅清爽的文风,栽培了她中西学问的渊博。和杨先生浅浅的交往里,我深深领略了老民国书香闺秀天生的矜持和礼貌的操守。她留给我们的字字句句,应该珍惜,应该传承。杨先生这样的风范,如今真是太少太少了。我会永远怀念她。
廖伟棠(香港诗人)
真的是好事,先生寿而无辱,三人终于得以团圆。
李静(文学评论家)
杨绛先生千古
贺卫方(法学家)
悼念。奇迹很难,“火萎了”,世界暗了下去,这位通达、智慧而坚毅的女性还是站起身,离开了。到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等待着她的先生与爱女,“我们仨”终得团聚。
余秀华(著名诗人)
送先生!百岁而去,亦为喜殇!
马小盐(文化批评家)
刚还和同事聊。民国女人中,杨绛是难得幸福一生的女人。事业有成,爱有所得。我蛮喜欢这对神仙眷侣。老人家在天堂终于与家人团聚,也是一大幸事,无需悲伤。
傅国涌(历史学者)
一百零五岁的杨绛女士去世了,我从书架上找出她的两本书,扉页写着1989年5月10日购买,那是二十七年前了。记得还有一本她以工整的笔记手抄的钱钟书旧诗影印本。
苏小和(财经作家)
杨绛先生安息。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问题是,虽然读书很多,但却思想太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或许有两点,其一是缺乏先验真理的引导,导致思想缺乏方向,只好在书页之间孤芳自赏;其二是肉身沉重,损耗了思想的勇气。如果一个人不解决这个问题,大抵等于一个中等容量的内存,如此也可以把书传递下去。
北村(著名作家)
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看来,争竞让人尊严扫地,尤其为名和利。
刘嘉玲(香港影视明星)
先生的思念结束了,我们的思念开始了……
陈文茜(作家、媒体人)
人生沒有永远,但会有永远的传说。
桂纶镁(台湾影视明星)
谢谢杨绛先生。一路走好,一家团圆。
全部新闻
相关资讯
16:19
《我们仨》节选之四: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16:08
《我们仨》节选之三:“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15:46
《我们仨》节选之一:那段时候我们很快活
15:43
《我们仨》节选之二: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
12:24
杨绛因轻度肺炎及肠梗阻住院 保姆:她正在恢复中
23:20
103岁杨绛推出经典续作《洗澡之后》(图)
23:17
杨绛将迎104岁生日:身体很好 仍坚持练字写作
23:13
杨绛低调度过103岁生日 谢绝外界探望祝寿
23:10
杨绛先生102岁寿辰:千万版税赠清华 数百学生受资助
23:08
101岁杨绛生活像得道高人:“我就是宅女”
23:04
杨绛先生迎百岁生日:这一天,一如往常的每一天
17:29
105岁杨绛抱恙入院 知情人否认“病危”传言
09:40
侄女谈杨绛:永葆一颗童真求知的心
09:35
杨绛低调迎104岁生日 仍思路清晰精神矍铄
13:58
李铁映携蝴蝶兰看望杨绛先生 105岁杨绛精神矍铄
12:26
《开卷》创刊15年杨绛寄题词 稿酬千字60元未变过
09:32
钱锺书父亲编纂信札出版 杨绛欲寻回“失窃”部分
09:25
77岁老人守护钱钟书故居 杨绛曾劝其“早点搬”
10:47
《洗澡之后》:成就杨绛版“爱情故事”
09:44
杨绛:我是怎样读《论语》的
版权声明
凤凰网 文化读书 频道出品,欢迎收藏。